公司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公司新闻 >> 详情

库存积压怎么办?

更新时间:2020-03-13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人气:522     
库存积压问题难以根除,我们必须正视它,库存积压问题应该纳入到常规管理的体系内,将货龄控制起来。

大家都知道物流事实上除了有实物的流动,还有信息和资金的流动,在仓库里也一样,我们要处理积压存货,必须同时考虑三个维度,才不至于有遗漏。
 
1.信息流管理
 
库存健康/风险档案
 
货物从生产下线入库开始,截至承诺客户的时间,需要有存货的健康/风险管理档案,每天更新所有品类各个批次货物的数量及货龄信息。其实现在的WMS系统里都有数据,甚至可以直接输出报表、提供预警。将库存状态可视化出来并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用于分析和掌控风险,指导销售实践和供应链计划的调整。
 
定向销售
 
掌握了存货的状态,下一步就是让销售跟踪并控制货品老化的风险,检查销售计划、修正销售预测等,从而预防损失。过了1/3有效期的货物,很多需要指定渠道来出货,这种定向销售的计划也是需要落实的。
 
信息清理
 
过了保质期的货物,要快速清理掉,不能过久占用宝贵的仓库资源,信息也要及时处理,否则与实物对不上数,在有些系统不完善的公司里会发生接错订单等意外。
 
2.实物流管理
 
及时跟进正常品的发货情况
 
仓库管理人员平日里须及时跟进正常品的发货,避免来不及出库、库位信息不正确等原因错过最佳的销售时间。同时特别要提醒的是盯紧质量放行的进度,在一个合格的生产型企业里,仓库中绝大多数被隔离的产品都会被放行,但由于一些理化指标、检测手段、实验室人手等因素,会导致拖延,最终产品虽然放行了,但批次已经变老,这是物流部门需要严格把控和努力去推动以避免的重点。
 
存货清理
 
通常在有效期的1/3前后,是存货清理执行的重要阶段,一般还需要提早,比如从1/6有效期开始最好,让风险降到最低。销售总是盯着仓库看哪些品类缺货,担心缺货影响渠道下单;但物流部却很少主动出击,去盯这些慢动产品的销售计划执行情况。
 
过期产品报废处理或回收再生产
 
最终卖不掉的货品,只能报废处理或回收再生产。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确保不可再度使用的部分不会流入市场,而尽可能回收利用的部分,例如外包装纸箱、或者产品内容物(没有变质的)作为新生产过程中一定比例的原材料,减少报废损失和环境破坏。

3.资金流管理

减值预提
 
从财务的角度,超过1/3有效期还没卖出的产品,都应该预提减值损失了。为什么要这么早?虽然通过后续的种种挽救,大多数产品还是能够出库,即使折价贱卖,也不是全部损失啊?在早期就预提的做法是不是危言耸听?其实财务预提对应着权责发生制,尽早做减值预提,能让高层及时重视风险,细分权责,该让销售更拼命拿单就压出去,该制定市场推广就大力推,该减少生产就控制生产线……


及时清账
 
超过保质期的货已被清理,账上也应及时清算,别留着一堆死账烂账,这也是财务透明健康的标志。



综上,库存积压其实只是症状,症结在别的地方,需要我们一个个解决,而且不能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式地治、病急乱投医地整,而真的需要变革现有的存货管理体系,把积压库存的异常处理,变成存货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。



文章来源:互联网